劫掠国际品牌的泰国商标海盗:50R集团覆灭实录
Company Registering、PhilippinesFDA、Overseas expansion,Product Certification,Trademark Certification
2023年12月,泰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50R集团(又称泰国皇家50R集团)向中国瑞幸咖啡发起天价索赔,要求赔偿经济损失100亿泰铢(约20亿元人民币)。这一事件瞬间引爆了财经媒体圈,也让中国企业海外商标被抢注的问题再次暴露在公众视野

这场索赔20亿元的商标官司,揭开了一场持续十余年的国际商标抢注黑幕。“泰国瑞幸”母公司50R集团抢先注册了众多中国知名品牌的商标,从茶饮茶颜悦色到外卖如“饿了么”,从天猫超市到美食如“螺蛳粉”,再到电商平台抖音泰国“TIK TOK等,也包括如李子柒、李佳琦这样的社会热点人物,利用泰国本土法律漏洞,专挑未布局的中国品牌下手。

事实上,50R集团并非普通的泰国企业,而是一个专业抢注国际商标的“商标海盗”组织,其抢注的中国品牌数量之多、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近年来所有知名的中国消费品牌。

这场看似突发的天价索赔,实则揭开了国际商标抢注的冰山一角,深扒看到的是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知识产权暗礁实景图,同时也给所有计划出海的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。




"商标海盗" 的真面目:
50R 集团的生存逻辑


所谓 "商标海盗",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侵权者,而是一群吃透各国法律规则的 "规则套利者"。50R 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:表面上,它是一家涉及零售、新能源、地产的多元化企业,甚至宣称有本土政商背景,但深挖其运作模式会发现,它的核心业务始终围绕 "提前抢注知名商标 ,再到高价勒索" 的形式展开。


50R集团股东一共有4人,其中3名泰国股东投资占比共计56%,1名中国股东投资占比44%这种精巧的股权结构不仅便于其获取泰国本土政策便利,也让它更加了解中国品牌的价值和市场动态,能够精准锁定最具抢注价值中国商标这种 "内外结合" 的股权结构配置,让它能在第一时间锁定那些在中国爆火、却尚未布局东南亚的品牌,悄悄的完成了他们的商标注册,并从中谋取利益。


而泰国采用的 "申请在先" 原则,更给了这类组织钻法律空子的机会。这意味着,哪怕一个品牌在全球 99 个国家家喻户晓,只要没在泰国先注册,当地企业抢注后就能合法拥有商标权。这种制度漏洞,让 50R 集团的抢注行为披上了 "合法外衣",也让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布满荆棘。





50R集团商标抢注 "套路":
从精准锁定到层层围堵


50R 集团的操作模式,堪称商标抢注的 "教科书",值得所有出海企业警惕!


目标锁定:专挑 "潜力股" 下手



它从不碰已经完成全球布局的成熟品牌,而是那些在国内声名鹊起但尚未全面布局海外市场的品牌。如饮料品牌”农夫山泉“、珠宝“周大福”、快递“顺丰、电商平台“京东”、购物平台“拼多多”等,这些在中国市场占据头部地位的品牌商标,都曾出现在它的抢注名单上。其目的很简单:当品牌决定进入泰国市场时,早已被 "捷足先登"


50R集团注册的部分品牌商标


注册策略:全方位围堵



抢注时,它会做两件事:一是 "微创新" 模仿原商标,例如抢注瑞幸商标时,使用了luckin coffee”名称,并将图案鹿的方向改为相反,既规避直接抄袭指控,又能让消费者产生混淆;二是 "全类别覆盖"不仅在品牌核心业务类别注册,还在众多关联类别进行防御性注册,最大限度提高原品牌进入泰国市场的难度。


谋利手段:从 "卖商标" 到 "打官司"



一旦注册成功,它的谋利路径清晰可见:要么直接联系品牌方,以数十万美元的高价 "转让" 商标;要么自己开起山寨店,用高度相似的装修、包装收割流量;最狠的是提起诉讼,像对瑞幸那样索要天价赔偿,逼迫对方花钱消灾。





李子柒案例:个人现象级 IP 的警示


耳熟能详的泰国瑞幸咖啡商标案我就不举这个案例了,想必大家对这个案件的都已经了解的非常透彻的,今天我将以“李子柒”案例作为重点,因为这是一个个人品牌被国际抢注的典型例子,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。



这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个人 IP,其海外影响力已远超普通品牌范畴 —— 她的视频不仅是优质内容输出,更是鲜活文化符号的跨国传播。而这种 “软实力” 文化的传播,在 YouTube 等国际平台收获了大批外国粉丝,其名称在海外市场(当然也包括泰国)已积累起极高的商业辨识度用户心智。然而,当面临商标被抢注的困境时,缺乏企业级资本专业法律团队支撑的个体创作者,往往陷入以卵击石的被动局面。许多优秀文化传播者最终无奈放弃出海征程,因此错失国际化机遇,令人惋惜。




50R集团的终局与未散的阴霾


多行不义必自毙。50R 集团大规模、系统性的抢注行为,最终引发了国际品牌的联合反击和泰国当局的关注。2023 年,泰国商务部知识产权厅一次性撤销了其抢注的 200 多个商标,包括多个国际知名品牌,这也让 50R 集团的商业模式彻底崩塌。


但值得注意的是,50R 集团的覆灭,并不意味着商标抢注乱象的终结。在东南亚、中东等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地区,类似的 "商标海盗" 依然存在。他们可能规模更小、更隐蔽,但套路如出一辙:利用法律差异下手,提前进行商标注册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,与其事后维权,不如提前布局,要有“居安思危”的意识。





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坚实的护城河


这些年来,我们见证了太多中国品牌的出海惨痛故事了:有的凭借优质产品迅速打开市场,却因商标问题被迫改名;有的本想把中国文化带到海外,却因知识产权布局滞后,眼睁睁看着山寨品横行。50R 集团的案例,与其说是一个骗局的兴衰史,不如说是给所有出海企业的一堂必修课 —— 在全球化浪潮中,知识产权不是可选项,而是生存的底线。


菲龙咨询作为深耕出海合规领域的服务者,我们始终认为:品牌出海从来不是短跑,而是一场需要提前规划的马拉松。前期在商标、专利等知识产权上的投入,看似增加了成本,实则是在为未来铺路。当企业真正想在海外市场扎根时,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会成为最坚实的护城河



如果您的企业正计划出海东南亚,或已在布局中遇到商标困惑,欢迎随时点击后台与我们交流。


我们不想贩卖焦虑,只希望用专业的经验,帮您避开那些本可以规避的风险,让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,走得更稳、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