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“范冰冰获封马来西亚拿督”和成立的美妆品牌“Fan Beauty Diary”出海东南亚的消息刷屏美妆圈。
2025年8月25日,范冰冰身披传统马来服饰、头戴丝巾长纱,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元首76岁华诞庆典上,被亲授“D.P.S.M.拿督”勋衔。
这个荣誉头衔是对她2024年担任马六甲旅游亲善大使期间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肯定,背后更是范冰冰将其美妆品牌带到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布局。
早在8月23日,中国新锐美妆个护品牌 Fan Beauty Diary 正式进驻马来西亚屈臣氏线下门店。当日下午,于吉隆坡TRX购物中心,Fan Beauty Diary ×马来西亚屈臣氏入驻仪式举行。
此次合作标志着Fan Beauty Diary正式进军东南亚线下零售市场,以马来西亚屈臣氏作为海外线下首站。
连“范爷” 都把美妆出海的重心锚定在这里,东南亚美妆市场到底有何魅力?今天我们就顺着她的脚步,聚焦其获封拿督的马来西亚,好好深扒一下当地美妆市场。
马来西亚美妆市场的巨大潜力
马来西亚美妆市场正在快速增长,成为东南亚地区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。
而且马来西亚市场具有鲜明特点:人口结构年轻、消费潜力强劲。社交媒体用户极其活跃,社交媒体渗透率高达89%,网民平均每天花7小时上网,每天浏览社交媒体超过2个半小时。
在消费偏好上,其消费者更注重功效导向型产品,如美白、保湿、防晒、抗痘等;价格方面,高中低端价位都有市场,但消费者普遍追求高性价比。
但潜力背后,“入场门槛” 却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。不了解当地合规要求,很多美妆企业因认证流程不熟悉导致产品很难进入市场,甚至部分企业未提前了解马来西亚对“美白成分” 的限制,最终因成分超标被驳回,投入巨大沉没成本,还错过了当地的购物节旺季。
马来西亚美妆认证“卡在哪”?
马来西亚销售化妆品的企业必须通过马来西亚国家药品监管机构(NPRA)的认证,这是进入该市场的首要门槛,涉及产品注册、成分审核、标签合规等多个环节。
成分审核严:“禁用 / 限用清单” 与国内差异大
马来西亚对美妆产品的成分管控极为严格,NPRA 发布的《化妆品禁用和限用成分清单》包含 1382 种禁用成分、206 种限用成分,其中不少与国内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存在差异。
比如国内允许使用的“熊果苷”,在马来西亚的使用浓度不得超过 7%;而国内部分祛痘产品含有的 “克林霉素”,在马来西亚被列为禁用成分,一旦检出直接驳回注册。所以美妆产在出海之前一定提前了解马来西亚国家的禁用清单,从国内直接复制过去是行不通的。
NPRA认证图片
注册流程繁琐,“差一点”就前功尽弃
在马来西亚销售化妆品,首要前提是拥有马来西亚本地注册的合法公司实体。在马来西亚注册外资公司是可以100%外资持股的,这满足了很大一部分企业和卖家不想外国人持股的顾虑。但是有很多出海企业在马来西亚是没有公司主体的,更别说后面的繁杂的公司注册流程。
我们可提供无公司主体的 NPRA认证解决方案 可后台联系我们喔!
另外就是产品注册层面,马来西亚美妆产品注册分为“通知类”(普通化妆品,如洗发水、润唇膏)和 “注册类”(功能性化妆品,如防晒霜、脱毛膏),两类流程差异极大,但都对资料完整性要求极高。通知类产品需提交产品配方、生产工艺、安全性报告等 12 项资料;注册类产品还需额外提供临床试验报告、稳定性测试报告等,共涉及 18 项资料,很容易在资料准备过程中就前功尽弃。
宣传合规性:“绝对化用语” 红线碰不得
除了产品本身,宣传文案的合规性也容易被忽视。马来西亚《广告法》及 NPRA 对美妆广告有明确限制:禁止使用 “100% 有效”“根治”“无副作用” 等绝对化用语;涉及医疗功效(如 “治疗痘痘”“修复疤痕”)的宣传,必须提供 NPRA 认证的临床数据支持。
而有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当地合规知识,更容易在宣传中踩雷—— 比如用 “最佳”“顶级” 等词汇形容产品,或在包装上标注 “医学验证” 却未提供证明,这些都可能面临罚款、产品下架的风险。
合规落地马来西亚
范冰冰布局马来西亚美妆市场,让更多企业看到了马来西亚的机遇,但机遇永远与挑战并存。想要在马来西亚美妆市场分得一杯羹,不能只盯着市场潜力,更要重视合规这个“前提”—— 毕竟产品再好,通不过认证、过不了海关,最终都是 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。
菲龙咨询作为专注东南亚出海合规的服务机构,从前期的市场调研,到中期的认证代办,再到后期的合规维护,能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持。面对马来西亚美妆市场的合规门槛,不少企业要么花大量时间自己摸索,要么因信息差走弯路。菲龙咨询深耕东南亚合规服务多年,累计帮助上百家美妆企业顺利通过马来西亚认证,结合当地政策和企业需求,推出一站式针对性解决方案。
如果你正在计划将美妆产品推向马来西亚,或是在认证、合规环节有什么疑问的话,欢迎随时扫码咨询我们——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帮你避开合规 “雷区”,快速抢占马来西亚市场!